在咏声小镇里有一辆专属于阳光森林幼儿园的人工智能校巴,他机智勇敢,充满智慧,他不但是小朋友们心中的大英雄,还是小朋友们不可缺失的良师益友,他就是校巴歌德。每当小朋友们遇到困难,校巴歌德立刻变身成消防车、警车、救护车、救援艇和飞机赶到,利用各种有趣道具化解危机,解答小朋友的疑问。 《百变校巴》动画片用童真童趣的方式为小朋友排忧解难,同时与小朋友建立深厚的友情。校巴歌德将继续伴随小朋友经历成长,让小朋友在成长中学习,在学习中成长!
本动画改编自豆瓣阅读连载小说《天下刀宗》,作者雨楼清歌。 一场江湖阴谋之中,武林至尊刀宗被杀,各大帮派首领或身死,或陷于囹圄,江湖一片大乱。为了重建武林秩序,停云书院山长燕寄羽派出信使前往各大门派, 意图建立起一个以他为首的“正气”新武林。 然而此时,初出茅庐的杨仞却受人所托,要将一封刀宗遗留的书信送出。一路上,强敌环伺,凶险 异常,但他却靠着一腔热血与侠义不断突破自我,战胜对手,在武学修为猛进的同时,也结识了一帮任侠好义之人。 江湖究竟应该是什么样?杨仞回答不出来,但他知道绝不是燕寄羽所谓的样子。杨仞竖起了一面大旗:“乘锋帮”,迅速聚拢起了反对燕寄羽的江湖人士。大战即始,无人能置身事外。刀宗死后,已然割裂许久的江湖,也将随着新一代刀宗的崛起而重新缝合。
经历过一期的绝赞好评后,《少女前线:治愈篇2》重磅来袭!唯美青春的校园生活,变幻莫测的荒野求生,光怪陆离的宿舍传说等等,以及最重要的:全新角色的闪亮登场!新角色新故事新段子新画风,更多惊喜尽在全新一季《少女前线:治愈篇2》!
数百年前,一场突如其来的陨石群撞击,让整个世界崩塌成两片彼此共生又绝对隔离的大陆。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人类文明,数百位以罗森博格为首的原大陆科学家,集诸国之力研发出一种新型能源供给装置(卡片)。主人公陈暮从一个弱小无助、贫苦无依的困顿少年,在经历了一连串充满挣扎与磨难的冒险之后,没有放弃与退缩,依然靠着善良包容的天性、自身的卓绝努力与周围亲朋好友的热情相助,最终突破重重障碍,成长为一个正义凛然、以德服人、能力出众的正面领袖的故事。
白小飞穿越到游戏世界,大战恐怖尸骑士!
第12季讲述了白月初被涂山雅雅带到危险的“圈外”发动了她的独门绝技镜花缘,唤醒了白月初失落的记忆,揭开了东方月初当年是如何在道盟推动人和妖和平的背后故事。
星期一 10点更1 星期三 10点更1 星期六 10点更1
这个世界,有儒;有道;有佛;有妖;有术!许七安穿越醒来,发现自己身处囹圄,三日后就要流放边陲?!他起初的梦想只是自保,顺便在这个世界里当个富翁悠闲度日,结果……
日前,华谊兄弟宣布与老夫子哈媒体共同出品的《老夫子之小水虎传奇》将于2011年1月27日上映,这既是为动漫迷所熟知的“东宝株式会社”首度牵手华人动漫,亦是华谊兄弟首度加入春节儿童片市场。 老夫子与大番薯这一对为华人观众所熟知的拍档,将与全新动漫形象“小水虎”一起,与性格各异的四大龙王交手,在神奇精灵的帮助下远涉深海、奔赴大漠,对抗反派“火爆王”引发的海洋危机,展开一段曲折离奇又趣味横生的旅程。 《老夫子之小水虎传奇》根据“老夫子”系列漫画改编而成,将经典四格漫画以2D复古风再度呈现于大银幕。 《老夫子》漫画从1962开始在香港星岛、天天、快报、明报,电影等杂志刊载,影响力逐渐延伸到海外,出版遍布香港、台湾、马来西亚、中国、新加坡、欧洲、北美、印度、泰国等,全球各地销售量迄今已近亿本。 除了惊人的销量之外,《老夫子》漫画还在不同领域广为开拓,1965年“老夫子”的形象被香港政府新闻处用于反吸毒宣传,1981由“老夫子”改编的卡通电影,获第十八届金马奖“最佳卡通片”,1984年香港政府为“老夫子”发行了“储值纪念电话卡”,1998年“老夫子”漫画系列被台北市新闻局选为最佳儿童漫画读物,2006年“全港学界悦读大行动2006”调查报告指出,老夫子为香港中小学生最爱看的漫画。此外,老夫子的原稿还入住苏富比(Sotheby’s,全球最大艺术品拍卖会),成为全球首件动漫拍品。 老夫子诞生四十七年,作为华人原创的最有影响力的动漫,在华人社会被誉为“漫画界的长青树”,不仅感动过无数人,更丰富了我们的童年记忆。导演李安曾公开表示心中的感激,“谢谢老夫子在我年少时代,在想象力和喜感方面给了我许多滋养”,而著名史学家和作家柏杨更是精辟的道出《老夫子》漫画对他的吸引,“人生有三大致命吸引力,一是政治,二是宗教,三是爱情。我们现在还可以加上第四大致命吸引力,就是《老夫子》漫画”。
《如果历史是一群喵》是一部以华夏历史为主线,依据二十四史等文献资料编绘的历史剧,旨在向青年读者普及中华历史知识。作品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,更容易为年轻人记忆和接受。在表达上,作品用现代动画的手法塑造了12只体态丰盈、造型可爱的猫咪,用它们把历史事件演绎成了精彩的历史故事。该剧不但响应了中央关于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号召,还是文化创新和“寓教于乐”的一次新探索和尝试。